福建省莆田市出台推进鞋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不断培育鞋业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全新创新型企业,打造体现工匠精神的市级“莆田好鞋”品牌
今年2月5日,莆田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加快鞋业高质量发展十项措施”,旨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涉及品牌创建、研发设计、智能制造、市场拓展、产才融合等方面。,鞋业是莆田市的传统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莆田有制鞋企业4200多家,年产成品鞋13亿多双,从业人员50多万人,2020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直接带动了全市上下游产业链的快速发展。但是,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缺乏一线品牌,传统模式难以为继,成为困扰莆田鞋业发展的“致命伤”
记者从莆田市委改革办了解到,在新一轮鞋业转型升级中,莆田市继续培育鞋业产业链龙头企业、品牌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完善“千人千人千人千企联动”机制。至此,146家生产型“白名单”企业受益,成为推动全市鞋业创品牌、提质、增品种的标杆和典范
位于莆田市历城区西天圩镇的永胜鞋业公司是一家外向型鞋业企业。近年来,在代工的同时,企业及时转变生产销售模式,创造了具有防滑、防水、防砸、防刺穿等功能的“特新”产品,不断将自主品牌“e-baida”推向海外市场。永胜鞋业董事长蔡继宁告诉记者,今年工厂的订单预计会增加20%~30%。目前,订单已安排到明年6月
深化和巩固细分领域,重塑产业优势。永胜鞋业是莆田市317家规模以上鞋业企业创新发展的缩影
莆田鞋业从上世纪80年代的“外贸鞋”起步,经过30多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国际知名运动鞋品牌的定点生产基地。莆田鞋业以产业规模大、制造能力强、技术水平高、产业链完整而著称。可找到国内外一线品牌运动鞋的OEM企业。然而,大订单、大工厂流水线生产带来的附加值低的问题,以及近年来“高仿鞋”带来的知识产权问题,使得莆田鞋业发展的难点和痛点日益凸显,莆田市委、市政府下发通知,成立“莆田市打击制鞋销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包括莆田市委党政领导、市长、副市长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由办公室、联合打击组、综合治理组、转型升级组、宣传报道组、督查评估组组成,围绕“坚决打硬仗,强力转型,“综合治理,规范管理”,莆田全面加强鞋业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净化鞋业市场环境。截至3月31日,莆田市已排查商标侵权线和市场监管门双向移送案件线。莆田市委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推进鞋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推转结合、以促销促转、以销售促转”的工作原则,不断激发鞋业企业的发展活力。记者从莆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了解到,今年一季度,莆田市鞋类产量为3.69亿双,增长21%,占全省鞋类产量的38.12%。莆田市青少年家居体育用品公司“玩转寻觅”品牌体验店董事长郭静说,全年出口8599万双鞋靴32.3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8.9%和19.7%,告诉记者,这家600平方米的新零售概念体验店采用现场试穿、网上订购的营销模式,年销售额高达500万元,7年前,郭靖创立了自己的网络品牌“play find”运动鞋,并开始了从传统OEM向电子商务的转型。目前,公司拥有“咏a”碳素板跑鞋等“居家护理产品”100余种,90%在网上销售,实现了从研发到制造端、电子商务端的联动发展,年产值超过1亿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莆田市70%以上的制鞋企业过去以OEM为主,但近年来,青年之家等众多转型企业通过创新驱动和互联网赋能不断突破“OEM困境”
新奇冠状病毒肺炎等外部因素影响了莆田鞋业近3年的贸易。我国鞋类产品总量占制成品总产量的近10%,呈下降趋势。据莆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陈俊杰介绍,稳定外贸基础市场,积极融入国内流通,已成为莆田众多OEM制鞋企业的转型路径,为促进鞋业转型升级,莆田市通过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积极构建鞋业生态系统,引导自主品牌企业全面对接国内、跨境电商平台,拓展国内市场。莆田市还将通过品牌引领、跨界融合,着力打造体现莆田工匠精神的“莆田好鞋”市级品牌,推动鞋业在区域公共品牌方面高质量发展,莆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收集了各行各业的莆田鞋业集体商标名称和标识。今后,将发布“莆田好鞋”标识,实施“同线生产、同标准检测、同质量产出”工程,帮助OEM鞋业企业和小微鞋业企业转型升级。在自主品牌方面,要鼓励企业跨国合作、联盟打造品牌,提高自主品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在OEM企业品牌方面,建立国际知名OEM企业品牌培育目录数据库,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OEM企业,以加快鞋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提升为目标,培育质量领先、品牌突出的产业生态,切实解决制约转型发展的突出问题。”莆田市委改革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莆田将力争用三年时间,使鞋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产业链更加完善,品牌效应更加突出,形成“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雁阵。来源:2021.5.28《中国改革报》第四版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