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底,莆田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062人,完成年度目标38.01%,比全省36%的完成率提高2个百分点

民生要以就业为本。在今年的全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被频繁提及。稳就业、保就业是“六稳”、“六保”之首,是必须写好的民生答卷

“真金白银”的“红包”,有利于企业加快复工生产,稳定和扩大岗位;招聘靠“云”,培训靠“线”,让更多的人结束稳定就业的“饭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莆田市和各城市的职工都要在工作岗位上“走出去”或“留下来”。面对新一轮肺炎疫情的冲击,本市因地制宜,精准推出一系列保就业、促就业、助就业的“组合拳”政策,从而稳定了百姓“饭碗”和经济发展的信心。p>

数据见证有效性。截至5月底,莆田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062人,完成年度目标38.01%,比全省36%的完成率提高2个百分点;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7%,低于省下达的3%的控制指标,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围绕重点群体,今年以来,莆田市分类实施促进和扩大就业政策,确保就业总体稳定

针对重点群体求职难的问题,莆田市“春季招聘”改为“网上考试”,招聘也变成了“云”。截至目前,全国共举办了13场主题各异的网上招聘专场,1672家企业进入“网上摊位”,发布岗位4万多个,2.3万余名求职者参与网上投递简历

随着毕业季的到来,高校毕业生成为就业的重中之重。如何保证他们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到经济转型升级,更关系到民生福祉

莆田大学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大四学生郑平,最近与她最喜欢的金融机构签订了劳动合同,“学校的就业指导早就做好了,一系列大学生就业政策和入职手续也在网上推广实施,让我在家等着上班。”郑平说,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扩大“增量就业”市场。莆田市将实施“十个一批”岗位拓展行动,今明两年加大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应届毕业生招聘(考试)力度;实施“三支一扶”基层服务行动,扩大“三支一扶”招聘;扩大社区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就业;支持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给予用人单位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就业补贴;鼓励建立大中专毕业生实习基地,实习期间每月按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的150%给予企业实习补贴;成立新一轮100名莆田大学生联络员,开展政策宣传、实习等工作,引导莆田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

同时,莆田市加大对创业的支持力度,鼓励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伍军人等重点群体返乡就业创业“全市安排保障规模1亿元,支持和鼓励重点群体返乡创业”郑说,莆田在扩大创业担保规模的基础上,还扩大了小企业打折规模,将各类网络平台就业创业纳入享受政策范围。对享受创业担保贴息政策并按时结清资金的个人,疫情期间如有经营困难,可重新申请创业担保

“在此期间,我们收到了企业和企业的各种补贴,莆田三威鞋业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胡燕生说:“真金白银的‘红包雨’给了我们一颗‘定心丸’。”p>

三威鞋业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华林工业园,是一家外向型鞋业企业。受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企业订单下降50%左右。政策有温度,企业有动力“利用政策,缓解了公司资金压力,通过改善工厂环境,引进新的生产线,提高产品质量,引进新客户。”胡燕生说,目前公司订单已恢复到70%左右,350多名员工正在加紧生产,今年产值有望与去年持平

“稳定就业是建立在稳定企业的基础上的。只有留住市场主体,才能稳定用工来源。”莆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郑重表示,今年2月,莆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业和信息化、财政、教育、交通、卫生、司法等七部门,联合下发“十四条”,支持企业复工稳定岗位。从加强企业就业服务、放宽企业稳定岗位的奖励补贴政策、鼓励协商解决企业就业问题、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四个方面,他们一次性发放春节期间稳定就业奖补6项奖补政策,包括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就业服务补贴、一般失业保险稳定返还、困难企业稳定返还等,省外职工集体返乡交通补贴、“两节”期间连续生产的工业企业稳定就业奖补,帮助企业复工生产,稳定和扩大岗位,莆田市再次下发《关于加强落实稳定就业政策措施的通知》。莆田市在落实社会保险费阶段性减免政策和减轻企业成本负担措施的基础上,加大了稳定岗位返乡力度。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中小微企业,去年企业及其职工缴纳的失业保险费返还比例由50%提高到100%。据统计,莆田市符合条件的企业有5700多家,将为企业减负4200多万元

根据政策,截至5月底,莆田市已接受正式兑现或计划补贴7767.36万元;今年2月至5月,已减少社保缴费2.75亿元

<6月4日,莆田市历城区北高镇崇勤村环卫工人张亚梅正忙着清理村道上的杂物。作为一个农村贫困家庭,这个新的公益岗位使她能够在家里就业,帮助家庭为稳定的扶贫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业是摆脱贫困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刘建法莆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和失业保险科科长表示,为应对疫情对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影响,今年以来,莆田市进一步加大就业扶贫力度,稳定贫困人口的“钱袋子”

对愿意劳动但没有就业的贫困劳动力,莆田市新增了一批生态管护、农村建设、农村建设等临时公益性岗位,防疫除疫,在原有13类公益性岗位的基础上,按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给予补助。目前,全市共开发公益性岗位1631个,其中定向扶贫对象1052个。对通过公益性岗位就业的贫困劳动力,如果今年内政策补贴期满,补贴期限将延长至2020年底,惠及261名贫困劳动力

重点群体和困难群体就业问题得到解决,使大多数人有了稳定的“工作”。新业态、新职业的快速发展,可以为城乡劳动者创造更多的新“饭碗”。为此,莆田市计划组织一批新业态、传统技能的职业项目,开辟新的就业渠道,扩大就业能力。莆田市加快了人口老龄化进程